您当前的位置:1929cc威尼斯-威尼斯87978797 > 要闻动态 > 动态信息
2月27日一早,河源市湾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会议室与专家团队召开远程会议,研究推动一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项目细节。这是该中心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升级发展的工作缩影。
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强调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河源市湾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是落户于河源国家高新区的重要科研平台和人才阵地,在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此,该中心执行主任谭台哲表示,新的一年,该中心将着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农业产业化、数字经济生态圈打造等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
推动工业互联网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在制造业方面,重点推动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创新能力。
去年以来,该中心作为河源市数字经济协会秘书长单位,协助市工信局和河源市数字经济协会,推动成立河源市首个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组,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服务平台生态。
在2023年对90余家企业调研走访中,谭台哲了解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收集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梳理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路径与供给矩阵。
基于此现状与需求,该中心今年将重点推广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制造企业技术提升和转型升级的痛难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助力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低成本、精细化管理,取得更大竞争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水平高、集成能力强、行业应用广,是健全河源产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企业协同发展。
开展产学研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谭台哲表示,该中心将继续推进创新中心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建设作用,汇聚一批包括深圳鹏城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与河源市产业需求有效对接。尤其在智慧农业方面,持续引进和支持科研团队,搭建智慧农业相关专业科研平台,促进智慧农业项目在河源落地产业化,为现代高效农业建设贡献科研力量,助力河源“百千万工程”和绿色崛起。
据了解,该中心已建设生物光环境及高档药用植物培育实验室,实验室是以原华南理工大学王宪龙教授领衔的中农智创农业科技(河源)有限公司团队为基础,主要针对植物不同光谱的配方光及高价值药材光环境种植的试验研究;实验用紫光、紫外光以及用胁迫手段等激发药材植物药用含量次生代谢物的增加;用人工手段营造出药材生长所需的最佳风、温、光、水、养、气环境。实验室具备基质栽培、水培、雾培、立体栽培的功能。目前,实验室光环境一期试验试植人参1500株、铁皮石斛1000余株、反季节瓜果300余株。实验室试验初期阶段目标是在配方光的光环境中培育出人参药用含量达到并超越野生人参的栽种效果,并在河源孵化1-2个高品质、高附加值药材种植基地。
围绕数字产业化
打造河源市数字经济生态圈
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该中心将利用专业人才团队和鹏城云网河源节点科学基础设施的优势,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工作,开展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性企业孵化,持续打造河源市数字经济生态圈,壮大河源数字经济产业影响力。